为促进英语专业人文化教育发展,促进共建共享型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提升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外教社分别于8月1日举办主题为“英语专业人文化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8月2日主题为“基础外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与探索”的暑期教师发展论坛研修活动。本次活动采用在线研修方式,通过WExpress公众号和钉钉外教社思飞学院同步直播。美高梅棋牌官网入口选派刘昕子副教授与马志馨副教授参加本次研修班一系列讲座与活动。
![](/__local/8/78/12/8D48A12F937A476B07A34A49B7C_11C89868_80654.png)
8月1日,第一场讲座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查明建教授,带来题为“人文化教学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讲座。查教授从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英语专业人文化教学的内涵、英语专业人才的内涵入手,深刻剖析了英语专业的意义与人文学科的特点,分析了人文化教学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从人文化教学的人文性与专业性(研究性/思想性)统一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词汇的文化内涵,语言的审美意蕴,语言音韵、节奏的意蕴,语法潜含的人文意识,翻译背后的文化意蕴,从语言到感知,从问题到思想,语言背后的思想,以及比较文学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人文化教学对教师的更高要求以及英语专业“应有的模样”,即成为有思想的人、有情怀的人、有气象的人。
![](/__local/C/86/C8/35144A4A8E960FDF98FD0D11BF0_A1D18A35_32ACD.png)
第二场讲座由上海大学翻译研究与出版中心主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赵彦春教授,带来题为“善译:非文学中的文学性”的讲座。赵教授从为什么需要挖掘非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性的角度,举例论证:Literature is across boundaries.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omnipresent.
![](/__local/B/10/F3/3102625DDFD8F0A4BD3D6386E83_3951A64B_652CA.png)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王欣教授,带来题为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发展——以“英语专业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为例的讲座。以“Why?”和“How”说明英语专业研究型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特性,生动地展示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组织开展《基础英语》课程教研的活动的情况,并对下阶段建设进行规划。
![](/__local/E/3A/26/266CCD523A22E9BD96D63A81F84_73569905_2E89F.png)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陈琦副教授讲授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下的中国文化教育与输出能力建设”的讲座。以“新思路英语专业核心教材系列——阅读教程”为例,提出三个问题:1.中国的英语专业与英语国家的英语专业的定位与使命是否完全一样?2.是否应当把那些以英语为载体的面向西方人士的中国文学文化的研究成果和经典文本纳入到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3.如何设计“中华文化教育”板块系列课程?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外语演讲辩论中心主任,高攀副教授带来精彩的《中国文化》全英示范课。用流利的英语、丰富的文学知识、热情活泼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词汇之间的细微差别。
![](/__local/C/AA/88/0B4E4AFEF87541D7B12BD9B0C39_F55CE720_5E409.png)
接着为“外教社”英语专业人文化教学虚拟教研室项目成果展示与交流,分别为厦门大学刘月洁博士带来的“新思路英语专业系列教材”阅读教程:中国文化(第一册)第二单元课程展示;福州大学叶长缨副教授的微课展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许立冰副教授“通过语言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讲座;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综合课程教学团队展示,和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郭雨晨老师对综合教程的课程展示。
8月2日研修班活动主题为“基础外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与探索”,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程晓堂教授主讲“关于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建议”,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孟春国教授讲授“指向师生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一体化:从概念理解到实践创生”的讲座。紧接着为各级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例展示。
![](/__local/D/C7/96/F76B9DB6D9317736A8219F4F8D6_E13EA680_53DA3.png)
本次研修班围绕人文化教学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英语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发展、外语教师人文化素养,以及基础外语教学评一体化问题分析与建议等主题,旨在结合各高校的优势与特色,建设教学案例、试题库等优质资源库,开放建设教学空间,深度研讨,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革新与提升,实现资源的协同开发和有效利用,构建新型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推动教师重塑教研意识,回归教学,研究教学,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本次培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与丰富的实践案例,极大的提升了教学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__local/6/6E/F0/26DA8A7C00E94B8C475F78BF755_C359DA0A_54DCB.png)
![](/__local/1/1E/9A/E8B73D7E0011C0AEF74165CFCFD_DE5E8029_54D9C.png)
![](/__local/4/FE/8C/09D3955FC30F4DF01C58DB0AE36_A1FD9E46_E1572.png)
![](/__local/9/8D/E2/D41E0FF1403D92AB631DEA4711C_D7FF37CA_E2725.png)
(图/文 刘昕子 马志馨 审核/王莉莉)